原新聞出處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70830/4/jn08.html
日劇《交響情人夢》在台灣走紅,
到底是古典音樂的魅力、演員的演技,還是漫畫的魔力?
觀察過去三、四個月日劇延伸出來的周邊效應,
受惠賺了一票的唱片公司、演出團體突然驚覺,
其實 "Web2.0"力量,在背後扮演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。
Web2.0的功能重在個人化、互動性,網友可以彼此交換影音檔案資料。
這些特色在《交響情人夢》前進台灣的過程,發揮得淋漓盡緻。
根據Muzik雜誌總編輯林及人的觀察,去年底日劇在日本演出時,就有熱心的網友,
每日上網抓取日本網友上傳的影音檔,而且還體貼的配上中文字幕提供下載。
因此在台灣《交響情人夢》可以說是與日本同步播出,
當日劇真正在台灣的頻道上演時,反而已經是第二波的熱潮了。
當然,這樣經由Web2.0下載分享的傳播方式,發生在所有日劇身上,
《交響情人夢》並不是特例,只是因為這齣戲串連了各種不同的族群,
包括日劇迷、漫畫迷、追隨流行的網友以及古典樂迷,因此引發的效應最受矚目。
根據各大唱片公司所提供的資料,市場上與《交響情人夢》相關專輯的銷售量,
已超過二萬五千套,對於暑假「七零八落」的唱片業來說,
真是可喜可賀。依據當下市場,古典唱片若賣出超過五百張已是大熱銷,
跨界專輯賣到三千張則被視為超級強片。
在《交響情人夢》相關的唱片促銷上,大部分唱片公司也都倚重網路力量。
新力BMG古典部經理顏筱菁指出,他們在唱片上架前二天,特別到各大部落格、
網站散播訊息,沒想到首賣三天就賣了兩千張。EMI古典部副理徐鵬博強調,
他們順著日劇上演的時間發片,
同時在BBS站上登錄消息,什麼宣傳費也沒花,就賣了六千套。
>>在網路上找的一些web 2.0之相關內容...
>>灑花之外,也來學點新知吧..哈
Web 2.0是以用戶為導向,建構新一代的社群網路服務。
用戶主動積極的參與和貢獻,才能催化Web 2.0的價值。
Web 2.0最核心的觀念就是,“Web作為平台”
意義大概就像1980年代作業系統作為平台一樣。
與作業系統平台不同的是,任何人不擁有這個平台,
Web平台是通過分享或參與體系搭建起來的,
是對“集體智慧”的充分理解和利用,而不再是大企業的資源壟斷。
Web 2.0的七大特性包括:
Web作為平台、借力集體智慧、
資料成為下一個Intel Inside、
軟體發行周期的終結、
羽量級編程模式、超越單一設備層次的軟體、富用戶體驗。
Web2.0在某種程度上不依賴於技術,
而是一種態度:用戶體驗,資源分享,集體思維,平台開放。
Blog的崛起,並非只是新技術和創意所產生的綜效,
而是自.com產業泡沫化(雖然我從不認為網路泡沫化過)
至今,這幾年來全球的網路生態已有偌大的更迭,
自然網路用戶的需求和行為習慣也會隨著調整。
試想Blog和以前的網路日記、留言板,
甚至和曾風靡一時的明日報新聞台相比,有何不同?
而新興的Blog行銷,又是如何在傳統的網路廣告、
Edm發送等行銷手法的夾縫中,取得差異化和眾人的重視呢?
維基百科的說明,
Web 2.0是一個新名詞,
由O'Reilly Media的Dale Dougherty 和 MediaLive 的 Craig Cline 在共同合作
的創意發想(Brain storming)會議上所提出來的。
Dougherty提出了Web目前正處於復興時期,
有著不斷改變的規則和不斷演化的商業模式。
最早的Web(亦即Web 1.0),
不但是靜態HTML頁面,網站更新的頻率也很低。
到了.com大爆發的時候,由於廣大網友的需求,
使得網路也開始進入一個更加動態的Web(可想作Web 1.5)的年代。
而後,這幾年再從Web 1.5「進階」到版本2.0。
Web 2.0並不容易定義和捉摸,
有人將它視為是"促成各種資訊技術"和"產品服務整合的嶄新網路服務"
( Web Serivce) .... 一種新的網路精神與從業態度
資料來源:udn數位文化誌及相關網路資料,感謝~^_^
http://mag.udn.com/mag/dc/storypage.jsp?f_ART_ID=20435
http://mag.udn.com/mag/dc/storypage.jsp?f_ART_ID=20396
留言列表